前言:这个夏天,来自中国矿业大学的二十多名学生到公司实习,虽然只有短短的半个月时间,甚至很多人都不认识他们,但这短暂的时间还是留给这些孩子们难以忘怀的记忆,今天就让在平顺经营权实习过的唐帅给大家谈谈他的实习感悟。
【中国矿业大学】唐帅
姓 名:唐帅
性 别:男
年 龄:21
籍 贯:四川省安岳县
星 座:天蝎座
性 格:开朗,喜欢交流
人生格言:努力去做,静待结果发生,如果是对的,那就坚持
学 院:中国矿业大学
专 业:土地资源管理
实习地点:平顺经营权
实习感言:
太行之始
我们一行人经过十二个小时的车程,终于在七月十一日早晨到达了山西太原,下车后不经整顿,直接前往了山西432888com威尼斯人土地矿产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李老师已经等在公司外了。经过短暂的休息和简单的介绍,我们一行13个男生被分作五组,前往五个不同的县城,我和另外两个男生被划分到土地整治部门前往长治市平顺县进行当地86个村庄的土地确权工作。
在负责人郭杰的安排下,我先后前往了虹梯关村、臭水峧村、槐树坪村三个村庄,并在结束了三个村庄的工作以后,回到平顺县城,在负责人的指导下进行内业的工作。在平顺的十余天,过得非常充实,不仅收获了同龄的伙伴,更认识了许多前辈。
而结束在山西432888com威尼斯人土地矿产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短暂的实习之后,我也终于有时间可以回顾这让我受益匪浅的半个月。
非常有幸能够在这段时间里认识了许多的朋友。郭杰做事踏实认真,张纯吉待我们体贴友好,李栋善良又潇洒,他们的帮助,是我们能够如此顺利完成这次实习的保障。他们对我们的帮助,不仅仅是在这次实习的工作过程中,更是全方面的,他们不仅给我们细致地讲解了土地确权的工作内容——在他们的讲解下,我们才真正认识到土地确权这项工作复杂的程序和需要处理的庞大的数据——同时,也为我们在工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仪器的使用、和村民的交流、以及作息的情况都做了细致的安排。而且在工作之外,他们也友善地与我们沟通,工作之外的他们就不再是为我们安排工作的领导,而成了我们的前辈,会为我们介绍土地工作的性质和内容,工作时所需要接触的人、事,以及日常工作时的状态。
我把他们当做自己的朋友,自己的前辈。而与师长们不同的是,他们的意见更容易被我们所接纳,因为他们虽年长于我们,但相差不大,更能理解我们的想法,设身处地地为我们提出相应的建议。他们的建议,更是这几年大学学习中,不会出现在教科书上的宝贵经验。尤其对于即将毕业的我们,面临着就业或是工作的选择,是否选择毕业就业,选择什么样的工作,是我们即将面对的人生又一重大的抉择。前辈们虽然没有为我们打开毕业时将会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巨大蓝图,但已经对土地工作这一部分做了详尽的介绍,我相信在以后面临选择时,回想和前辈们相处的半个月,回想这段实习的过程,到时候我不会犹豫不决。
在这次的实习中,我们第一次接触到土地相关的实务工作,虽然之前做了一定的准备,但是在实习的过程中,我还是遇到了许多的问题。书本上对于土地确权的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完成工作所需的资料、在确权工作中可能出现的权属纠纷、转移以及解决的方法都做了全面详尽的说明。但在实际的工作中,没有教科书般规范的描述时,我们总是很难自己解决遇到的问题。最后全赖于和当地居民的积极沟通,问题才能得以解决。
(唐帅摄)
我们参与的项目所在地位于长治市平顺县,平顺县是中国百大贫困县之一,这里地处太行山脉,又与河南接壤,山势雄伟,风光秀丽。我因一场大雨滞留在槐树坪村时,有幸一见太行山脉的雨景。
玉米还在轻轻摇摆,可小米秧已经开始欢欣狂舞了。老人们收好扁担两头的水壶,三三两两地蹲坐在门边,脸上的皱纹显得更深了。望着山间那雾气又重了几分,一滴雨击落了路上的扬尘,太行的雨,就这样来了。
太行高峻,雨轻狂,山和雨是绝妙的搭档,山是雨的依托,雨是山的灵气。这群山沉默古板,山高谷深,面面都是峭壁,像极了那精绝出尘的古琴,拒绝着俗人的窥探。这雨是自然的曲子,借九天奔势才能奏响的生于这群山也只属于这群山的琴曲。听这太行曲,近处高亢的欢快,远处渐低的沉静,还有更远处,谷里传来的回音,久久不忍散去的余韵。
还有这雨中的雾,雨势越重,雾气越浓,这太行一雨,其势不穷,这雾也成了连接天地的巨大宣纸,这山像是泼在纸上的水墨风景。几缕白雾生于山腰,润了这山高傲的棱角,层林尽染仙气。这雨定是偷了天上的胜景,才生了这处人间仙境。
(唐帅摄)
或许正因为这里山的雄伟,这里的人民才无法身着鲜亮的外衣,这里山势的险峻,反而成了这里的人们沉重的负担。石山并不蓄积土壤,更无法保持水分,所以农民们在山底至山腰处,贴合地形,用石块做田坎,内里填上碎石覆上沙土,就形成了一块块小的农田。可这些田里的土地十分贫瘠,不能种植粮食,只能种植一些生命力较强的经济作物。而且每户人家的农田人均面积极小,且位置分散,难以形成规模,造成了许多的土地浪费,也为农作物的种植造成了许多的困难,尤其是作物的灌溉问题。所以这场雨,不仅仅造就了一幕美妙的风景,对于在这里生活的居民,对于生长在这片贫瘠缺水的土地上的庄稼,有着更为非凡的意义。
这里的居民都有着和山一样的气质,质朴又坚强,青壮大多外出务工,不过也有许多人留在村子里,协作村子里的公务和教育工作,闲时亦务农。虽然与他们没有过深的交流,可我却为他们虽然贫瘠却留守家园的行为所感动,但思及山外繁荣的都市,却不得不为此地的贫瘠感到深深的悲痛。
从槐树坪村的归程是一段难忘的历程,坐大巴一路盘山而行,车的右面是峭壁,左面是山谷,大巴车就在一条宽不足四米的老旧山路上颠簸前行。一路九曲,隧洞无数,坐在颠簸的车上,我突然十分想念我的家乡,一个四川山里的小村子。这条山路像极了四川的天梯石栈,像一座桥梁,跨越了崇山峻岭,连接着贫穷和发达的两端。
人总在旅途中有所成长,我又一次从一个贫穷的地方离开,突然发现,自己又多了一份沉重的责任。